查看原文
其他

外圆内方,可做“独狼”

镇长本人 大树乡谈 2022-10-08

本周刚分享了《全球凛冬将至,我们个人该如何做好应对?》,重点谈个人如何提高自己、应对危机,有不少留言涉及很多个人信息所以没有展示,有一个普遍的问题:讲的方法确实很有用,我也知道应该这么做,但是就是坚持不下来,觉得努力太苦了,该怎么办?


今天北京下雨,伴着雨声就来聊聊如何才能真正努力。


- 1 -


到底什么是努力?


这是一个必须首先搞清楚的问题,可能有朋友觉得这还用说嘛,那种每天坚持早起、跑步、读书、学习,也不怎么娱乐,看上去像苦行僧一样的人,不就是努力嘛?


然后就得出了一个谬论:努力是痛苦的。


这从根本上就错了,小镇也认识不少从外人看来很努力的人。每天5点起床,坚持读书、学习、健身,工作极为饱满,还要开拓第二甚至第三职业等等,很少看到去做社会普遍认为的娱乐。


与这些真正努力的人比起来,小镇就太懒散了。如果跟踪小镇的一周,工作的时候大家都忙没啥可说的,业余时间小镇看小说、玩游戏、刷抖音样样不落,累了就去箭场射箭、菜市场闲逛、养养花草,如果不知道小镇在工作之余竟然还能每天双更5千字以上,也不知道小镇在“文件传输助手”里上G的各种文件资料,恐怕只会认为小镇就是个贪图享乐的“玩家”。


努力本不应该视之为牺牲,但太多的人往往把努力定义为放弃快乐、放弃享受,需要忍耐种种非人的枯燥和痛苦,还得必须一直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。


如果努力是这样的,小镇早就退缩了,何必呢,毕竟努力是为了更好的生活,就算苦行僧内心也不会觉得苦。


所以,搞清楚到底什么才是努力非常重要。


小镇之前分享了很多关于人生发展的经验,核心之一就是必须要尊重人性,在尊重人性的前提下调整人性。对99.9%的人来说,一定无法坚持做自己不想做的事,如果不喜欢跑步就不可能坚持,更不可能在跑步中获得快乐,不要妄想靠自己的意志力逼着自己一直做不想做的事情,这就像逼自己爱自己厌恶的人一样荒诞。


如果陷入努力=放弃享受+牺牲,那就会陷入理性和人性的严重冲突,时间和精力的利用效率低的吓人,这样的努力只能感动自己。


前几个月小镇曾经分享如何备考公务员,就有人留言说已经努力备考好几年、考了十几次了,花了特别多的时间,但就是考不上,觉得很不公平。


但看书的时候真的看进去了吗?做题的时候真的入心了吗?有多少是真正掌握的、理解的?


其实公务员考试没那么难,就是非常基本的综合能力考察,算起来题型也就是几十个,对于考上大学的任何人来说,其实都算不上有难度,关键是如何正确看待。很多人的努力备考,实际是自欺欺人,沉迷于看起来很努力的无效坚持中。


这样无效的努力,反而浪费了最宝贵的意志力和脑力,让大脑无时无刻不在纠结和焦虑,还不如踏踏实实去玩、去休息、去放松。


只能感动自己、实际无效的努力,只会带来一个严重的后果:不再相信努力,毕竟没有人能够在长期付出与回报不相称的情况下继续投入,反而会考虑止损。


搞清楚到底什么是努力,是第一位的。


这就要先突破2个主要的思维误区。


- 2 -


这两个思维误区都与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关,能够从教育中吸取营养、进一步脱离教育的桎梏,很重要。


第一个思维误区:搞不清楚方向,就盲目努力。


在高考以前的教育中,方向是明确的,好好学习,上好初中、好高中,考更高的分数,上更好的大学,就是这么简单明了。18岁以前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这个目标,想走丢都很难,当然也有人有不同的选择,这毕竟是少数暂且不论。


我们从小被灌输了一个思想:不要管为什么,努力学习就行了。


很多人看起来非常努力,也确实在行动、在思考,分数挺高上了好大学,但这都是假象,实际根本没想清楚到底为什么努力,更没有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,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每天做的这些事到底有什么意义。


只不过自己生活的外部环境,从学校师长、同学,到家里父母亲戚,再到自己的朋友们、网上看到的各种声音,全是这样要求的,不用动脑子做就行了。(注:这里说的不动脑子指的是不思考自己为什么努力学习,而非学习的时候不动脑,学习知识不动脑子是不行的,这是战略和战术的关系)


所以很多人高考前浑浑噩噩,上了大学还是浑浑噩噩,大学毕业后仍然浑浑噩噩。当然这主要是前些年,比如当年的小镇,小镇总的来说还算比较顺,但如果要问小镇有什么目标,还真想不明白,现在回头看,起码工作前5年还没认真想过这个问题,就是在不断地模仿。


当然,不去想、模仿并不代表不能获得社会意义上的相对成功, 毕竟大多数人就是这样的。但是在这种心态下,一旦脱离大多数人都类似的生活方式(比如准备高考),就会丧失意义感,会觉得生活是失控的,被外界的声音所干扰,在午夜梦醒时或许会陷入不知所措的迷茫中。


这都很正常,现实世界就是一个完全开放且无法回档的“游戏世界”,有太多的选择、太多的方向,哪一个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呢?


小镇这些年观察下来,做出社会认为努力行为的,往往是在一定程度上找到了自己的方向,明白了自己想做什么,并且付诸选择。


小镇现在想来,非常感谢当年选择再次来北京,这是第一次真正的自我抉择,虽然来了以后有几年时间仍然迷茫甚至后悔,但跨过去后真的不一样了。小镇周围也有很多做出了主动选择的,从社会大众角度不一定能理解为什么这么选择,感觉新的选择亏了,但是站在当事人自己的角度就不一样了。


总之,找到自己想要的、做起来会开心的,并且去追寻,在自己开心的事情上多投入,为了更长远的目标忍受一时的付出,那有什么呢?人生选择很多,是随波逐流,还是主动选择为自己而活,当然不一样了。


当然,也不必难为自己,毕竟人在世上身不由己,如果现实所迫无法选择,那就没必要因此而纠结。过去一年里也有不少朋友留言询问到底该怎么选择,核心就是觉得现在做的不开心,想着换条路会不会开心,但理想还是要立足于现实,毕竟人生不能回档。


第二个思维误区:在集体主义中迷失了自我


需要首先明确,集体主义是好东西,如果人人自我,那就是地狱,但一定要避免陷入集体主义带来的思维局限。


在留言中,有两类比较常见的留言:


一是国家这么好,我却感觉不到希望,又或者把自己发展的希望寄托在国家身上;
二是认为个人需要多为国家考虑,比如选专业不能老想着自己就业赚得多,而是要选择国家需要的专业。


这两个小镇都回应过,不再赘述。


这两个思维本质是一样的,都是把集体与个体混淆,说的再直白点,就是习惯性的藏在集体中,把遇到的问题、责任等等推给其他人,只不过包上了“集体”或者“国家”的外衣。


在当今1亿人口以上的国家,中国的发展机遇还不多吗?中国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从比例上投入还不多吗?中国的社会真的如网络上一些人说的那样混乱、黑暗、不公吗?


小镇无意批驳,仅提问题。


国家能做的只能是兜底,没有义务帮助具体个人生活得更好,这何尝不是一种极大的不公?就算现在经济不景气,但一样有很多人找到了发展的机遇,兜底靠集体,成事靠个人。

- 3 -


说到这,小镇想起来上周一个留言,问小镇每天要工作、生活,还要坚持更新,难道不应酬吗?


小镇当时回应为什么要应酬?除了少数职业和岗位,真的需要应酬吗?到底是工作需要还是个人心理需要?


有多少应酬是因为自己不敢面对孤独,想要在一群人的欢乐中排解压力、短暂逃避、找到活着的感觉?


其实独饮也挺好嘛,比如小镇现在饮酒也颇多,但绝大多数就是在家,比如日更前煮点花生毛豆,文章发出后,切几两自个卤的牛肉,无论白酒、黄酒、啤酒又或者红酒、洋酒,小酌几杯,不在乎酒值几钱,少了很多推杯换盏、车马劳顿,岂不快哉?


想做一个自发努力的人,就需要在适当的时候跳出集体主义,面对孤独,在孤独中寻找乐趣,找到真正的自己。然后再重新融入集体,做集体中那个“外圆内方”的人,发挥集体的力量为我所用,这可比无效的应酬好太多了。


无效的应酬少了,才能有更多的思考,而思考的占比,也是小镇在《全球凛冬将至,我们个人该如何做好应对?》反复强调的职业向上发展的关键点,节约的时间还可以去做真正有意义的社交,这个意义可以是单纯的放松、也可以是收获新知、又或者一起做些事情。


- 3 -


说了这么多,其实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:一个人要为自己负责,不推诿、不依赖他人,承担自己选择带来的结果。


这才是一个真正独立的人,做到这一步,那些看起来超出常人的努力不过是顺带罢了。


到了这一步就触碰到一个非常宝贵的核心能力:自驱力


有很多人的简历往往都写着“自我驱动力强”这样的话,但实际上大概率不具备,因为自我驱动的前提就是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而努力,找到自己愿意为之奋斗的目标。这个能力说万中无一有些夸张,千里挑一大致差不多。

所谓自驱力其实很简单,那就是“知行合一”,是专注达到一定界限后的爆发。


但这又需要克服上面提到的“集体主义”陷阱问题,我们要适应现实,但是不代表不能与现实抗争。每个人都是不同的,每个人都可以有自驱力,自驱力并不仅仅要用在正统的学习、工作上,有的人爱画画、有的人爱音乐、有的人喜欢机械、有的人就是爱玩,只要热爱并且不断学习探索,拓展深度和边界,那就是自我的价值。


这就又涉及到一个问题,那就是大环境的影响,在很多流动很小、相对封闭的地方,特立独行是需要承受很大压力的,一定程度上,大城市因为不同于他人所带来的压力要小得多,于是能够坚持自己所爱的人也就多了许多,“孟母三迁”的道理仍然适用。


周末了,简单聊聊。想清楚自己的目标、爱好,统筹好与现实的关系,才轮到讲坚持和努力。


其他文章推荐
■  未来3年,是关键的战略机遇期
■  解决复杂社会问题,需要头痛医脚
■  全球凛冬将至,我们个人该如何做好应对?
■  破局未来:2022年的中国经济与政策调控
■  2022年中国房地产政策、房价及个人选择
■  经济如此困难,中国会重新刺激房地产吗?
■  中央部委公务员的待遇与发展

如果喜欢,还请点赞、“在看”和关注吧
欢迎分享,让更多人发现“大树乡谈”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